今年以来,铜陵市义安区财政局推动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政府采购源头治理监管新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筑牢“事前预防”制度防线。一是强化采购制度建设。义安区财政局编制《2025年义安区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在制度层面扎紧政府采购监管“篱笆”,确保政府采购工作在制度引导下有效规范运行。二是强化政采能力提升。义安区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区政府采购采购人专场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其公平竞争与廉洁意识,同时开展“政采知识送下乡活动”,区级业务人员直接到基层向各采购主体宣传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法规,促进义安区政府采购活动更加规范。
织密“事中监控”预警网络。一是全流程电子监控。依托徽采云平台,实现从意向公开、采购计划到合同管理等环节,全流程平台监管,电子化率达100%。二是创新协同监管机制。2025年1月,义安区财政局收到铜陵市公共资源管理局的政府采购项目违法案件线索后,立即依法立案调查,在证据充分、程序合法的前提下依法对相关主体进行行政处罚。三是全面落实会审制度。所有政府采购文件挂网前均经过区级专家审核-市级专家审核-市公管局会审后,义安区财政局工作人员检查所有问题均已修正后再审批采购计划。
构建“事后改进”长效机制。一是坚持惩教结合。义安区财政局在办理政府采购案件中,对违法行为轻微、认错态度良好的供应商以批评教育为主要手段,注重柔性化执法,依法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有效保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主动信用修复。严格履行好执行好《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等关于信用修复的相关要求,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三是常态监督整治。以《三年行动方案》为准绳,常态化开展政府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及“四类”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立行立改、限时整改。(戴玮竹)